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据报道,空调能效新标准《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预计6月1日正式出台。目前,针对变频产品,我国执行的是5级能效等级制,从1级到5级,能效等级逐步降低。按照目前的节能惠民政策,在售变频空调中仅1级和2级符合节能空调标准,购买时可以享受国家补贴,3级及以下变频空调属于高耗能空调,购买时没有补贴。
据空调能效新标准《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规定,变频空调的能效限定值将从现行的3.0提升至3.9,能源效率等级改5级标准为3级标准,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新标准将淘汰掉目前的3级及以下能效等级,把现行1级和2级各递降一级,变为2级和3级,同时新增加一个1级标准。这也意味着,目前标注能效等级3级的空调在新标准公布后将达不到市场销售的许可标准。新的变频产品能效标准的推出,会为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政策完善对行业有积极促进作用
新的变频空调能效等级政策的推出,对整个行业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伴随着我国定频空调能效等级的多次升级,定频空调产品的节能性能已具备一定水平。变频空调作为定频空调的升级产品,在产品研发上,却由于标准的缺失,却屡屡出现“真变频假节能”的问题,即部分老旧款的变频产品,在节能性上反而不如一些定频产品。新能效等级的推出,将会进一步确定变频产品与变频产品相比的技术优势,为变频产品更好的普及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根据《空调销售》杂志推出的《2012冷冻年度中国空调市场年鉴》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度,中国空调产品内销总量为5300万台,其中变频产品占比为2010万台。2012年度,中国空调产品内销总量为4500万台,内销总量为2060万台。而此时,变频产品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已超过10年,进入爆发阶段已有3年。在日本,变频产品的普及率已超过90%。中日市场变频普及率的差距,不可谓不大,但这种差距的背后,隐藏着的,正是消费者对变频产品节能性能不确定性的担忧。变频空调产品新能效等级的推出,不仅能够化解这种担忧,更能强制推动中国空调变频产品能效水平的升级。
新政推出最终将推动变频产品价格下降
自从《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新政即将推出的消息面世后,诸多媒体解读,新政或导致变频产品价格出现400—500元上涨,主要的理据是新政将推动产品的升级。但是笔者以为,新政推出最终将推动变频产品价格的下降。纵观1990年以来家电产品的发展趋势,家电产品始终保持着产品升级、价格下降的发展趋势,新技术带来的高附加值会在产品初步上市时有所体现,但是产品一旦普及化,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和规划化效益必将降低单个产品的利益诉求,继而推动产品的价格下降。变频产品已经逐步迈入了成熟的时代,尽管目前变频、定频产品的价格差距依旧很大,但是不难发现,价格虚高的原因不仅仅局限于生产成本,企业对变频产品存在更高的利润诉求也是一大原因。新政的推出,将直接推动变频产品的普及化,而这种市场的普及化,最终会作用于生产环节,扩大变频空调及相关产业链的产业规模,最终形成规模化效应,因此,新政推出最终将推动变频产品价格的下降。
新政对行业存在一定风险影响
新政对行业的影响全部都是正面的吗?笔者以为,企业的经营者不应忽视新政对空调行业带来的风险影响。首先,经过《空调销售》杂志推出的《2012冷冻年度中国空调市场年鉴》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度中国空调产品的生产总量在9070万台,在2011年度这一数据更是高达10495万台。行业库存总量在近年更是始终高于1600万台水平,2012、2011年度,行业库存总量数据分别为2155万台、1620万台。其中老旧库存占据了很大比例。在这些产能、库存中老旧机型的占比均相当可观,新政推出后,存在贬值风险,或对企业带来重创。与此同时,新政要求:变频空调的能效限定值将从现行的3.0提升至3.9。目前,我国变频空调产品在核心部件上,对外来技术仍旧存在很大的依赖性。提升能效等级,会令部分企业面临更大的技术挑战。对于企业来说,要利用好新政的发展机遇,追根究底,依旧是加大科研力度,提升企业自身的技术实力。
尽管企业面临一定的风险,但是从整体来看,《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新政对空调行业来说依旧具有积极的意义,只要企业做好自身,必将在变频空调的普及潮中分得一杯羹。
参与讨论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