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智能化决定了生活方式,还是生活方式决定了智能化的发展方向?2014年,智能化家电的集体爆发年,各家电企业最新推出的智能产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般地接踵而至,频频曝光。然而,总体而言,半年以来,智能家电市场却一直不温不火,究竟企业该如何在智能化这片红海市场中崛起,成为了一个最热门的话题。
企业间智能化竞争一片火热
2014年1月、2月长虹先后发布了CHIQ电视和CHIQ冰箱,随后3月31日长虹CHIQ空调问世,至此,基于家庭互联网的差异化终端品牌——CHIQ系列的电视、冰箱、空调全线落地,长虹的智能家电开发,秉承“智能开发、智能制造、智能交易”三大能力建设的理念。
2014年3月10日,美的集团在佛山总部召开了M-Smart智慧家居战略发布会,期间公布了美的在智慧家居领域的战略构想和行动规划,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预示着美的集团将由传统型家电制造商转变为智慧家电创造型企业。
2014年4月,TCL宣布将以“智能+互联网”与“产品+服务”的“双+”战略为基石,推动互联网思维全面构建TCL集团的转型和新商业模式。同时于2014年6月底,发布了TCL首款智能云空调,进一步坚实了TCL向智能化转型的决心。
一时间智能家电领域硝烟四起,智能化大潮一浪接着一浪,似乎若搭不上这趟智能化的顺风车,企业就落人一步一样,然而就在这一片繁荣的背后,人们常常忘记了智能产品的本质——人性化。
众企业纷纷迫不及待地调整战略方向并发布智能产品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无外乎就是为了乘势打破行业格局,毕竟中国的智能化家电发展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这一步战略棋子若走的好,很可能实现弯道超车,打破现有格局;然而对于现阶段就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而言,智能化的推动,便是突破企业自身,寻找新兴增长点的最佳时机,同时也是进一步巩固自身地位的机遇。
另外,各企业提出的战略构想虽然各不相同,拿出的智能产品智能化程度也各有千秋,不过其出发点都是一致的,都是想通过智能化战略的布局,来提升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同时以智能化白色家电中的空调为例,其本身就是我国家电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因此,国家长期以来对于空调行业十分重视,不断地出台了众多促进行业发展的政策,各企业都积极响应,最终受益的不仅仅是企业本身,还包括了广大的消费者。
但若谈及广大的消费者群体,就不得不考虑一款优秀的智能产品如何才能受到青睐,企业究竟应将智能产品的核心定位于哪里。
要想智能化普及 唯有坚持人性化发展
中国的智能化家电道路才刚刚开始不久,相比较欧美而言,仍然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虽然当今中国市场是一个十分开放、极富多元化的市场,国内外企业交流也日益增多,但是,核心技术方面,没有哪家企业愿意与人分享,所以国内企业只有依靠自身力量,摸着石头过河。
目前市场中已经出现了不少智能产品,这些智能产品中有获得成功的,也有相对不成功的,企业只有不断通过吸取经验来总结、细化产品路线。
以智能空调产品为例,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为其最核心的体现。但就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而言,所谓的智能大多还是在交互方式的语音控制、手机APP控制、或是更高级一点的“云端远程智能控制”等功能方面作文章。
要想使产品获得青睐,就必须要深切了解到消费者实实在是的诉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性化服务功能。过多的“噱头”型功能不仅不务实,甚至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不少企业在调查市场后,都得出同一个结论——消费者对于智能产品更加看重的是“云端智能”。
所谓“云端智能”就是指将空调作为空气监测终端,将温度、湿度、洁净度信息上报云端,然后让云端服务平台再来控制家里空调的运行状态。对此,企业纷纷细化产品功能路线,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期待着智能空调在空调市场中的占比不断扩大。
节能、健康、时尚、人性化的空调才能被称为一台优秀的智能空调,只有融合了所有这些元素,智能空调的道路才能走得更远,同时,对于企业而言,也必须要坚持贯彻实施智能化战略的同时,紧跟市场需求,不断改进战略思路,彻底颠覆“硬件+功能”的传统空调理念,开创“软件+应用场景模式”的发展新方向,不再单纯提供使用功能,更完成从功能型到服务型的转变。
并且加强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因为行业与行业之间是互补而不是对手关系,就好比时下最流行的厨电一体化那样,就是家电业与家具行业最成功的合作案例。
总结而已,智能化肯定是未来家电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目前推出的智能产品绝不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智能化只是企业发展阶梯上的一层台阶而已,未来的时代将是“物联网化”的时代,若能将所有的家电串联起来,就能更好的服务人类,而不再是单纯的为用户提供使用功能,彻底实现从功能型到服务型的升级转变,以此来造福人类。
参与讨论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