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1月24日,海尔空调在大本营山东市场引爆一场“以山东为起点、燃烧全国市场”的战火,以“鲁商、鲁企一家亲,颠覆、共赢、新纪元”为主题,邀请来自山东家电零售行业的30多位亿元级商家齐聚青岛,在发起成立“海尔齐鲁企业领袖俱乐部”同时,还宣布今年要在山东市场实现“营收100亿元、市场份额第一”的战略目标。
纵观此次海尔空调邀请的山东区域亿元级家电商界巨头,均是当地市场的线下强势渠道零售商,可以称得上各个地级市场的“地头蛇”和“霸主”。他们不仅经销海尔空调,旗下还会有其它空调品牌。但他们对于某个品牌的认可和支持力度,决定今年当地空调品牌的整体业绩和市场表现。这既折射出2015年空调零售市场的主力军仍然是线下渠道,还折射出海尔在推动“营销渠道的虚实网融合过程中”,对于线下的实网仍保持着高度关注,并将通过发力线下渠道,实现经营规模的快速提升。
当前对于海尔空调来说,以“区域先行”、“引爆全国”的战略布局,无疑在2015年空调产业的大环境下,有利于更加快速的聚焦优势资源,实现“以点带面”的快速崛起。
一大核心利器
产品,以及隐藏在产品背后的智慧空气生态圈,正是海尔敢于在2015年空调市场陷入寒冬背景下谋求“逆市扩张”的最大动力。
在当前的高端精品市场上,海尔已形成从帝樽、玉铂到天樽、天铂的一系列精品空调群,完成了在节能、智能、变频等主销型产品上的市场布局和战略卡位。
在潮流的前瞻性产品上,海尔空调则完成从空气盒子到空气魔方的差异化布局。这些产品则开创了空调产业未来转型与发展的方向。
更为重要的是,海尔空调当前的市场竞争,不只是停留于空调硬件产品的竞争,还完成了从空调,到空气的系统解决方案布局。这也正是其它任何企业所不具备的。
正如一位空调零售商所说的,“应该说,我这两年操作海尔空调最大的动力,就是在产品品质过硬的基础上,海尔空调做到了——别人有的、我优,别人没有的、我有,这种产品差异化优势非常明显,对终端消费者的吸引力也很强。”
为了进一步在市场上释放产品领先力,完成面向互联网时代的年轻消费需求精准把控,海尔已从2015年起实现所有上市销售的空调均做到了智能化,成为中国空调产业第一家实现“产品全面智能化”的企业。
两大战略引擎
基于“人单合一、即供即需”的商业模式创新,以及“从产品为中心转向经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变革,正是在这一轮中国空调产业“变革”和“变天”的浪潮中,海尔敢于率先打响区域市场争霸战的战略双引擎。
事实上,从去年9月以来的空调价格战,背后根源正是“消费需求低迷”,以及“领军企业高库存压力”所致。特别是今年1月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石油、钢材,以及铜等大宗原材料价格的暴跌,让那些背负“高库存压力”的空调企业,直接面临着高达10%以上的库存空调产品跌价损失。
此时,已实施多年“人单合一”商业模式创新的海尔空调,仅在原材料成本上就比同行增加了至少10%-120%左右的利润空间。同时,这也直接构成了海尔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为“用户”为中心的经营体系快速落地和兑现。
正如一位海尔空调商业客户所说的,“我现在卖的海尔空调,都是新材料、新成本下的新产品。而某些空调品牌经销商卖的都是库存。海尔现在是至少保证我卖一台10%的利润,而某些品牌的经销商,现在基本上是卖一台要亏损至少8%左右。”
同样,为了更好地刺激终端消费者和商家的信心,此次海尔空调在山东市场的战略引爆中,强化了对于商家用户和终端用户的“双重让利”,而不是单纯地让商家让利优惠消费者,或者是增加商家利润却不给终端用户优惠。
可以想象,当别的品牌经销商都是在卖库存,基本亏损出货的背景下,海尔空调的经销商不仅卖的是畅销新产品,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保证稳定的利润回报。而对于终端消费者来说,又可以感受到了海尔从挂机到柜机,从空调到空气魔方的一系列惊爆优惠。
毫无疑问,海尔空调在2015年中国市场上的逆市扩张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正如海尔空调全球总经理王友宁在与商家交流时所说的,“今天海尔空调率先在山东打响这一战略是水到渠成,酝酿很久。一方面,海尔的品牌力还在不断释放和强化,并注入新的内涵、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则是海尔通过过去几年持续不断地布局,已形成了丰富而完善的从产品到生态圈的布局。”
参与讨论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