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于是人们在思考,怎样才能得到健康、安全的饮用水?
综合使用成本、健康安全风险、便捷度等因素,安装家用净水机当属最明智的选择之一,目前市面上净水机的种类、品牌甚多,到底该选择哪个种类、品牌的净水机才能用的更舒心呢?
近年来,以碧水源为首的“纳滤净水机”的关注度正在提高,纳滤净水机是一种以纳滤膜为主要核心元件的净水机。碧水源纳滤净水机能有效去除水中有害物质,又适当保留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元素,净化后的水既安全又健康。而且纳滤净水机运行压力低,节水、节电,适合家庭长期使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净水产品。
无需安装 插电即用
传统净水机的安装十分复杂,对水源、电源、空间等要求都比较高,有些想安装净水机的消费者,就是因为安装条件不允许而被迫放弃使用净水产品。而很多安装了净水机的消费者发现,其实很多时候饮水是在客厅或卧室,但每次都需要去厨房取水,非常不便。还有一部分消费者希望在办公室使用净水机,但是一般办公室不具备水源条件,使用起来也会受到办公环境限制。
碧水源D668纳滤净水机采用免安装设计,无需外接水源,无论是在客厅、卧室还是办公室,只要插电就能使用。这款净水机以用户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搭载了3秒极速加热设置、多功能人性化取水平台、三种出水温度等多种直击消费需求痛点的实用功能点。
客厅使用场景实拍
使用场景效果图
碧水源D668巧妙的将浓水箱隐藏安装到机身底部,可以自由拿取,该浓水箱除了具备收集浓水的功能外,还具备接取原水的功能,使用起来非常便捷。
多功能浓水箱
收集浓水
人性化细节
这款净水机的人性化细节设计非常到位,在出水龙头下方设置接水盘,并在水盘边上设计了一个小孔,废水、“茶根”等可通过小孔直接流入浓水壶。
原水箱
碧水源D668采用集成式原水箱、浓水箱设计,真正实现了插电即用,彻底摆脱净水机安装受上、下水点限制的短板,实现客厅、卧室、办公室等多场景随心使用的生活诉求。
健康好水 专利滤芯
碧水源D668纳滤净水机搭载了碳纤维复合滤芯、新一代低压选择性纳滤芯及活性炭三级滤芯。其中新一代低压选择性纳滤芯是碧水源经过多年技术攻坚,历时五年,耗资三亿元,自主创新研发出的专利技术,它能够选择性滤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包括余氯、重金属及有机物等,同时保留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缔造了净水技术4.0时代, 堪称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净水科技环保企业之一。其净水产品不但通过了澳大利亚标准机构最严苛的WaterMark Level 1产品认证,具备节水节电、低压运行的特质,可实现更低废水率,用实际效果诠释低碳环保理念。
碧水源新一代低压选择性纳滤芯解析图
碧水源新一代低压选择性纳滤芯
此外,碧水源纳滤芯相对传统滤芯,使用寿命更长,正常使用情况下,纳滤芯的使用寿命可达36个月。
水质现场实测
下面我们将对碧水源D668纳滤净水机所制净水水质进行全方面测试。
余氯测试
余氯是自来水中消毒剂的残留,余氯会影响水的口感,残留过多也会影响人体健康,特别是含有余氯的水加热后会生成三氯甲烷,而三氯甲烷已被世界医学界确认为有致癌作用。
余氯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余氯为0.4-0.6ppm的原水经碧水源D668净化后,净水中不含余氯,即碧水源D668可完全去除水中余氯。
电解水测试
电解水测试
电解可以使水中溶解的肉眼不可见杂质沉淀成肉眼可见的杂质。原水经过电解后水明显变得非常浑浊,且产生大量气泡,颜色多样化,净水则变化不明显,证明,原水中杂质多且种类复杂、净水中(人体有益矿物质元素)种类简单。
人性化细节设计 舒适净水体验
碧水源D668纳滤净水机机在人性化细节设计方面的表现同样非常出色,3秒速热、三种水温可选、人体工学取水平台设计、进出水质&滤芯使用状态显示、远程监测、取水龙头高度可调等多项贴心的细节设计,给用户带来更舒心的使用体验。
碧水源D668内置速热模块,3秒即可完成加热,避免千滚水的产生,热水无需等待。
三种水温可选
为满足家庭日常多样化的用水需求,碧水源D668设置了常温、热水(实测96℃)、冲奶(实测45℃)三种出水温度,只需轻轻触摸控制面板即可选择所需用水。
人体工学取水平台效果展示
这款净水机采用了人体工学取水平台设计,出水龙头高度可根据取水需求调节,无需弯腰,使用方便。
取水口高度可调设计
取水口高度可调设计效果图
出水口可上下自由调节,适用不同高度取水容器,使用便捷。
总结:
经过对碧水源D668纳滤净水机的评测可以看出这是一款实力非凡的净水机,除了本次评测的印证,在品牌实力层面碧水源成立16年以来,以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的发展引擎,在工程、民用、商用水处理领域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在北京建有全亚洲规模最大的膜生产研发基地,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产业链膜技术,在净水技术方面,截至目前碧水源已取得专利技术超过500项、专有技术近千项,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一等奖等诸多荣誉,并承担了国家“重大水专项”、“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
参与讨论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