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家住上海黄浦区的郝昆已经有两年时间没有看过任何电视节目。尽管从位于淮海路的工作单位回家只需要3站地铁的车程,有充沛的休憩和娱乐时间可供自由支配,但他依旧不愿意分配一丁点儿时间在看电视上——在对脑残国产剧以及充斥着财产情感纠纷的地方新闻感到充分厌倦后,他把获取信息和娱乐的方式转移到了手机和个人电脑上。郝昆告诉《家电界》,像他这样已经完全不看电视的人现在不在少数,很多80、90后的同事明显更倾向于使用手机、平板以及个人电脑,而电视在他们的认知中似乎已经从耐用品转变为装饰品。“新房装修的时候我就犹豫过要不要买电视,最后在父母坚持下买了一台3万多元的索尼OLED,在长辈看来,客厅里需要一台电视正视听。选择买索尼也仅仅是因为它超薄,外形比较能够融入家里的整体装修风格。现在年轻人其实更愿意待在卧室或者书房这些更私密的空间里,电视是可有可无的。”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内地用户影音娱乐使用时间最长的设备是手机,占比达46.3%,远远超过以占比30.9%屈居第二的电视。而如果继续考虑平板以及PC的使用情况,智能电子消费品在影音娱乐中所占的权重将会更具冲击力。家电产业观察评论普遍认为,彩电在用户家庭中正被边缘化,角色变化经历了从经济实力的象征,到家庭娱乐中心,再到客厅装饰品。而用户和电视之间的关系改变才是本质危机,内容不够好所以开机少、体验不够好所以看得少、服务不够好所以用得少。
相比之下,随着4G网络和高强度wifi信号的迅速普及,网速已经不再成为制约智能手机以及平板设备的枷锁。在BAT以及TMD等互联网科技巨头的牵引下,时下的中国社会已经习惯于通过手机适应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场景。而手机产品的更新换代要远远短于电视至少5年的更换周期,新手机产品层层叠进的出现方式始终吸引着消费端的注意力。这使得无论从产品属性还是用户黏性上,手机平板都对电视占据现阶段的先天优势,而在使用场景的营造上,电视企业却做得并不成功。
对此,去年本科毕业的赵辰册颇有微词。在互联网行业实践一年后,他刚刚获得了心仪已久的bilibili的offer,在新的公司,他找到了强烈的归属感。“电视?不存在的!国内的电视内容是被95后00后彻底抛弃的过期产品,好看的综艺和二次元全部在网上。”就像赵辰册向《家电界》表达的那样,对于大批95后和00后而言,电视无论在内容还是功能上,都已经不再满足消费需求。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消费场景问题,而是真实的时代断崖。“我没法想象在收看一部新剧或是动漫综艺时不能即时刷新弹幕,B站能够聚合这些二次元用户成为新的流量洼地,弹幕的作用居功至伟。不过话说回来,一个人在客厅看电视真的有意思吗?”
这似乎是直击时代和品牌灵魂的拷问,这也是造成电视品牌商焦虑的症结所在,主流消费群体以及未来的主力消费人群正在生活方式上彻底边缘化电视产品。电视品牌不得不承认的是,无论是面板升级还是大屏体验,越来越多的实际成交建立在电视成为归属品的前提下。在国内某知名游戏论坛里,有超过33%的PS4、XBOX1以及Switch用户在投票统计中表示购买了大屏电视用于主机游戏。
而在2017年Newzoo发布的一份全球游戏行业报告中,中国游戏市场规模为27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880亿元)位居全球第一。家用主机成为游戏行业的第二大市场,预计2017年将同比增长3.6%至3365亿美元。如果我们仍然按照超过30%游戏用户使用电视这个样本计算,全球仍将有保守超过1000亿元美元的电视市场容量等待新购或迭代。实际上这个数字还将继续放大,在欧美市场,人们对电视的依赖程度要远远高于中国内地。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电视品牌放下过去的荣耀尊严(家用游戏主机一度被视为以电视为主的客厅场景的擦参与者)甘愿在房地产市场后再抱上一条也并那么粗壮的大腿的基础上。
与此同时,我发现在这份报告里还有一条更有意思的内容。2017年全球的活跃游戏玩家数为22亿,在iPhone发布了10年之后,手游市场已经成为业内最大的游戏平台而且仍然以19%的同比幅度增长,占游戏市场总规模的42%。 在手机内容发展的高增速下,电视品牌似乎只能原地踏步固守阵地。希望消费者放下手机拿起遥控器,看起来依旧困难重重。
参与讨论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